11月5日,万众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。美丽的四叶草,尽情舒展,极柔极美,喜迎四海宾朋。
在开幕式上,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演讲,演讲掷地有声,信息量大。习近平主席宣布了激发进口潜力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、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五项开放措施。
此外,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了4件事: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、上海自贸区推出新片区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升级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加快。
这4件事,件件都是大事,招招都是大招,值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大招一: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
为何要设?听听权威部门怎么说:
证监会表示,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,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,将在盈利状况、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,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。
上交所称,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,增强市场包容性,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。
会不会对市场形成抽水效应?有这种想法的人,其实是想多了。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,科创板的设立有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。目前,深市有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,而沪市只有主板,科创板的设立可使得沪深两个交易所更加均衡发展;而试点注册制则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,利于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,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。
知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,与中小板、创业板,乃至新三板、战略新兴板相比,科创板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位战略,所承担的发展使命各不相同。如今,对于科创板的设立并试点注册制,意在借助形式审查、强化信披等手段将科创板变成注册制度的试验田。
大招二: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
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、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谷来丰认为,上海自贸区扩围意味着改革开放力度更大、层次更深。5年前,上海首吃“螃蟹”,为全国积累创造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5年后,上海自贸区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,以更实的举措、更深的改革,建成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新高地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高地、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新高地。
据了解,在2013年挂牌之初,上海自贸试验区锁定在28.78平方公里,2015年扩区到目前的5大片区120平方公里,而现在,又将覆盖更大的面积。不仅仅是面积的扩大,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探索和开放。
大招三: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,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重要增长极,也是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“三大引擎”之一。2017年,“长三角”城市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.3%,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。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,既是推动这一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,也用实际行动向全球释放了“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”的积极信号,彰显了我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的坚强决心。
进一步看,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,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,必然会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。
大招四: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
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认为,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,彰显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、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心,有利于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,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。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,海南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压力测试,加强改革系统集成,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“试验田”作用。
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锋表示,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,海南需要从以下几方面“补课”:一是解放思想,彻底改变原有思维定式,提升“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”的本领;二是强化顶层设计,增强改革的系统性、协调性,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、相得益彰,提高改革整体效益;三是加大招商引资,培育壮大重点产业,优化产业结构;四是补齐短板,加强“五网”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。
(来源: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)